佛法的语录

2020-07-29 21:34:06  阅读 473 次 评论 0 条

阿难:如来以无尽大悲,矜哀三界,所以出兴于世。光阐道教,欲拯群萌,惠以真实之利。难值难见。如优昙花,希有出现。汝今所问,多所饶益。阿难当知:如来正觉,其智难量。无有障碍。能于念顷,住无量亿劫。身及诸根,无有增减。所以者何?如来定慧,究畅无极。于一切法,而得最胜自在故。

天未明,念习静当在后半夜,睡醒时试为之。又念每晚将睡前,宜清净其心,俾梦中少杂乱念头,庶可睡安稳,而醒时精神较好

在四大菩萨当中,观音主悲,是大悲的象征;文殊主智,是大智的化身;地藏主愿,是大愿的典型;普贤主行,是大行的代表。

亦无无明尽。

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这个是最出名的四偈。意思是:世界上一切有所作为的事物,都如梦如幻,如水中的汽泡,如镜中的影子,如早晨的露水,太阳出来后就会消失;如同闪电一般,瞬息即逝,对于一切事物,都应这样看待。

诸佛经道,难得难闻。遇善知识,闻法能行,此亦为难。若闻斯经,信乐受持,难中之难,无过此难。

曾虑多情损梵行,入山又恐别倾城,世间安得双全法,不负如来不负卿。

在在处处,若有此经,一切世间天、人、阿修罗所应供养,当知此处即为是塔,皆应恭敬作礼围绕,以诸华香而散其处。

“三界虚伪,唯心所作”。

兀兀不修善,腾腾不造恶,寂寂断见闻,荡荡心无著。

南阎浮提众生,志性无定,习恶者多。纵发善心,须臾yú即退。若遇恶缘,念念增长。

分身集会品第二片段。吾wú于五浊zhuó恶世,教化如是刚强众生,令心调伏,舍邪归正,十有一二,尚恶习在。吾wú亦分身千百亿,广设方便。或有利根,闻即信受;或有善果,勤劝成就;或有暗钝dùn,久化方归;或有业重,不生敬仰。如是等辈众生,各各差别,分身度脱。

人生在各种因果关系中。现在经历的,是过去铺垫的;现在进行的,是在为未来种因,不是现在种因就可以马上感果的。修行的根本目的不是要改变外境的顺逆,而是要改变自己对外境的看法、心态和做法,这就好比不断在内心种好的种子,去掉坏的种子。只要把握好了因与缘,就不用担心果了。

五乘教法是指人乘、天乘、声闻乘、缘觉乘、菩萨乘。释迦牟尼佛为教化众生,依众生根机不同,将佛法分为五种佛法,依此五乘教法而运载众生从生死此岸度至涅槃彼岸。

闻所说而信者,不名为信;智慧知己,名为信。

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讲的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就有“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”的字句。《初发心功德品第十三》以极长篇幅对初发心菩萨的功德进行描述。

诸法因缘生,我说是因缘;因缘尽故灭,我作如是说。

佛所行处,国邑丘聚,靡不蒙化。天下和顺,日月清明。风雨以时,灾厉不起。国丰民安,兵戈无用。崇德兴仁,务修礼让。国无盗贼。无有怨枉。强不凌弱,各得其所。

心净则佛土净。亦入世亦出世。在入世中出世。不二法门。

“一刹那间,妄念俱灭,若识自性,一悟即至佛地。

是善男子善女人,于睡梦中,具见地藏菩萨现无边身,于是人处,授灌顶水。其人梦觉,即获聪明,应是经典,一历耳根,即当永记,更不忘失一句一偈。

云谷曰:岂惟科第哉。世间享千金之产者,定是千金人物;享百金之产者,定是百金人物;应饿死者,定是饿死人物;天不过因材而笃,几曾加纤毫意思。即如生子,有百世之德者,定有百世子孙保之;有十世之德者,定有十世子孙保之;有三世二世之德者,定有三世二世子孙保之;其斩焉无后者,德至薄也。汝今既知非。将向来不发科第,及不生子相,尽情改刷;务要积德,务要包荒,务要和爱,务要惜精神。从前种种,譬如昨日死;从后种种,譬如今日生;此义理再生之身也。

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丛林、稻麻竹苇wěi、山石微尘,一物一数,作一恒河;一恒河沙,一沙一界;一界之内、一尘一劫,一劫之内,所积尘数,尽充为劫,地藏菩萨证十地果位以来,千倍多于上喻。何况地藏菩萨在声闻、辟支佛地。

依般若波罗蜜多故。依者、附和也、依者、追随也、依者、追踪也。

“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宗教不但不与科学相违,而且每一次的科学新发现都能够验证她的观点,这就是佛教。”

当来之世,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能于此经受持读诵,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,悉见是人,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。

返迷归极,归极得本。

以无所得故,菩提萨埵,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心无挂碍,无挂碍故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槃。

痛苦和快乐就象硬币的两面,痛苦在正面,快乐就会被转到反面;当你把快乐放到正面的时候,痛苦就离开了你的视线。

“发愿”与“见体”是吾人一生最要紧的事。愚当下甚有警省。吾人一生若于此二者皆无有,则只有下堕,一生不如一生。因而时时念及之。

人无所舍,必无所成。心无所依,必无所获。自己的路只有自己去走,自己的心还须自己去度。能抓住希望的只有自己,能放弃自己的也只有自己。能怨恨嫉妒的是自己,能智慧温暖的还是自己。心中有岸,才会有渡口,心有所持,才能行之安然。

劫火烧海底,风鼓山相击,真常寂灭乐,涅槃相如是。

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,若复有人,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,为他人说,其福甚多。

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定自在及四天王问佛片段。光目闻已,啼tí泪号泣而白空界:愿我之母,永脱地狱,毕十三岁,更无重罪,及历恶道。十方诸佛慈哀愍mǐn我,听我为母所发广大誓愿。若得我母永离三途及斯下贱,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。愿我自今日后,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,却后百千万亿劫中,应有世界,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,誓愿救拔,令离地狱恶趣,畜生饿鬼等,如是罪报等人,尽成佛竟,我然后方成正等正觉。

梦境生苦乐,彼境亦非有,如是缘起法,所依缘亦无。

“有情轮回生六道,犹如车轮无始终”。

自恐多情损梵行,入山又怕别倾城,世间安得双全法,不负如来不负卿。

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受想行识,亦复如是。

一切众生未解脱者,性识无定,恶习结业,善习结果。为善为恶,逐zhú境而生。轮转五道,暂无休息,动经尘劫,迷惑障难。如鱼游网。将是长流,脱入暂出,又复遭网。

地之秽者多生物,水之清者常无鱼。

前念不生即心,后念不灭即佛;成一切相即心,离一切相即佛。

若心有住,则为非住。

一念真实一切是,一念不真实一切不是。

心为法本,心尊心使。中心念恶,即言即行,罪苦自追,车轹于辙。心为法本,心尊心使。中心念善,即言即行,福乐自追,如影随形。

佛言:善哉阿难!。汝等当知:。一切众生,从无始来。生死相续。皆由不知,常住真心。性净明体。用诸妄想。此想不真,故有轮转。

多欲为苦,生死疲劳,从贪欲起,少欲无为,身心自在。

无常大鬼,不期而到,冥冥游神,未知罪福。七七日内,如痴如聋,或在诸司辩论业果。审定之后,据业受生。未测之间,千万愁苦,何况堕于诸恶趣等。

药材繁多归一救死扶伤,宗门无量归一至善平等。小我知见归一宗教冲突,菩提知见归一宗教大兴。关照自心修行亦复如是,用自己有限智慧奉献利他,恒顺有求众生圆满慈悲,直至与众生合一佛性妙用。

如来者,无所从来,亦无所去,故名如来。

是大神咒。“42”其咒神通。超越诸咒之上。感应无边。咒力无穷。而无尽。

染学有深浅,所得有浓淡。

世尊,我观是阎浮众生,举心动念,无非是罪。脱获善利,多退初心。若遇恶缘,念念增益。

“往复无际,动静一源,含众妙而有余,超言思而迥出者,其唯法界欤!”

你永远要宽恕众生,不论他有多坏,甚至他伤害过你,你一定要放下,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。

为求法故,不生退屈谄伪之心。设入大火,不应疑悔。何以故?彼无量亿诸菩萨等,皆悉求此微妙法门,尊重听闻,不生违背。多有菩萨,欲闻此经而不能得,是故汝等应求此法。

进步非近远,迷隔山河固。谨白参玄人,光阴莫虚度。

深心清净,依佛智慧,则能见此佛土清净。

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,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、人、阿修罗,皆应供养如佛塔庙,何况有人尽能受持、读诵。

照见五蕴皆空。

古语云:福尽灾来,禄尽人亡。世人皆愿福如东海,寿比南山。殊不知,世人之福,皆有定数;福报享尽,灾到人亡。古圣先贤告诉后人,少年培福,中年积福,老年享福。如此一来,则人之福报则绵长不尽矣。

“若无世人,一切万法,本无不有,故知万法本因人兴。……一切万法,尽在自心中,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。”

“反本求宗者,不以生累其神;超落尘封者,不以情累其生,不以情累其生,则生可灭;不以生累其神,则神可冥。冥神绝境,故谓之泥洹”

诸供养中,法供养最。所谓如说修行供养……若诸菩萨行法供养,则得成就供养如来。如是修行,是真供养故。

《般若》扫迷妄;《法华》示究竟。

世尊,现在未来一切众生,若天若人,若男若女,但念得一佛名号,功德无量,何况多名。

【余进曰:孟子言:「求则得之,是求在我者也。」道德仁义,可以力求;功名富贵,如何求得?】【云谷曰:孟子之言不错,汝自错解了。汝不见六祖说:「一切福田,不离方寸;从心而觅,感无不通。」求在我,不独得道德仁义,亦得功名富贵;内外双得,是求有益于得也。】

爱不重不生娑婆,念不一不生净土。

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

“夫一心具十法界,一法界又具十法界。一界具三十种世间,百法界即具三千世间。此三千在一念心。”

一日间当有一时间习静。

“我不是一名宗教徒,但如果我是的话,我愿成为一名佛教徒。”

“定祛邪法归真见,必得超凡入圣乡”。

若欲脱诸苦恼,当观知足。知足之法,即是富乐安隐之处。

有人问佛陀:您既神通又慈悲,为何还有人受苦?。佛陀答曰:我虽有宇宙最大的神通力。但是依然有四件事是做不到的!。一。因果不可改。自因自果、自业自报,别人是替代不了的。二。智慧不可赐。智慧不是佛给予的,而是本来就在你心中,任何人想要开启智慧,都离不开自心的磨练。三。真法不可说。宇宙真相用语言讲不明白,只能靠自身实修实证。四。无缘不能度。无缘之人是听不进你的话的,也感受不到你的慈悲。天雨虽大,不润无根之草,佛法无边,难度无缘之人。

超出三界外,不在五行中。

夫血肉之身,尚然有数;义理之身,岂不能格天。太甲曰:天作孽,犹可违;自作孽,不可活。诗云:永言配命,自求多福。孔先生算汝不登科第,不生子者,此天作之孽,犹可得而违;汝今扩充德性,力行善事,多积阴德,此自己所作之福也,安得而不受享乎?易为君子谋,趋吉避凶;若言天命有常,吉何可趋,凶何可避?开章第一义,便说: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。汝信得及否?余信其言,拜而受教。

“心和生则种种法生,心灭则种种法灭”。

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。

脚踏实地在此岸,精神探险达彼岸。

长者。未来现在诸众生等。临命终日。得闻一佛名。一菩萨名。一辟支佛名。不问有罪无罪。悉得解脱。

一切事物皆因缘所生,成为假有;虚妄不实,故为真空;空、假不可分离,非空非假即是中道。于一心同时观悟此三者,称“一心三观”。

世上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,并无自性,所谓“缘起性空”。

《心经》、《金刚经》、《无量寿经》、《圆觉经》、《梵网经》、《坛经》、《愣严经》、《解深密经》、《维摩诘经》、《愣伽经》、《金光明经》、《法华经》、《四十二章经》,是为“佛教十三经”。

南阎浮提众生,举止动念,无不是业,无不是罪。何况恣情杀害、窃盗、邪淫、妄语,百千罪状。

心心心,难可寻,宽时遍法界,窄也不容针。

阎浮提行善之人,临命终时,亦有百千恶道鬼神,或变作父母,乃至诸眷属,引接亡人,令落恶道。何况本造恶者。

若复有人得闻是经,信心清静,即生实相,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。

莫轻小恶,以为无殃;滴水虽微,渐盈大器,凡罪充满,从小积成。莫轻小善,以为无福,水滴虽微,渐盈大器,凡福充满,从纤纤积。

万物非有非无,而又非非有非非无;中道不片面,而又非不片面。

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,为他人说,而此福德胜前福德。

虽有多闻,若不修行,与不闻等,如人说食,终不能饱。

人生就是一场修行,修的就是一颗心,心柔顺了,一切就完美了,心清净了,处境就美好了,心快乐了,人生就幸福了。 人这一辈子,不管活成什么样子,都不要把责任推给别人,一切喜怒哀乐都是自己造成。人,要有一颗干净的心。无论相貌,无论着装,心的通透是最美的;不分贫富,不分高低,心的善良是最贵的。身处俗世,却不被俗世所染;对人几分真便会换取几分心;用情几多诚就会收获几多永恒。眼睛纯净,才能看见美丽的风景;心灵干净,才能拥有纯粹的感情。一个人的心就是一个人的世界。

未来世中,若有男子女人,不行善者行恶者,乃至不信因果者,邪淫妄语者,两舌恶口者,毁谤bàng大乘者,如是诸业众生,必堕恶趣。若遇善知识,劝令一弹指间,归依地藏菩萨,是诸众生,即得解脱三恶道报。

涅槃指的是灭生死、灭烦恼而达到解脱无为的境界,即不生不灭。涅槃意译为圆寂,功德圆满叫做圆,业障灭尽叫做寂。涅槃是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。

尘是心缘,心为尘困;因缘和合,幻相方生

具足总持百千三昧。住深禅定。悉睹无量诸佛。于一念顷,遍游一切佛土。得佛辩才,住普贤行。善能分别众生语言。开化显示真实之际。超过世间诸所有法。心常谛住度世之道。于一切万物,随意自在。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。受持如来甚深法藏。护佛种性常使不绝。兴大悲,愍有情。演慈辩,授法眼。杜恶趣,开善门。于诸众生,视若自己。拯济负荷,皆度彼岸。悉获诸佛无量功德。智慧圣明,不可思议。

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,此无故彼无,此灭故彼灭

“至极以不变为性,得性以体极为宗”。

咒 语 : 嗡 班杂 贝若渣尼也 哈哩尼萨 吽吽 呸 梭哈

若世界实有者,即是一合相。

本文地址:https://yulu.obsky.com/yulu/121470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收集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发表评论


表情

还没有留言,还不快点抢沙发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