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刚经是什么的经典语录

2020-08-04 01:27:27  阅读 285 次 评论 0 条

离一切诸相,则名诸佛。

当你不在那里,就只有纯粹的空,在那个纯粹当中就是涅盘、就是成道,这是存在最有价值、最宽敞的地方,它是每一个人都在找寻的空间,因为它是没有限制的、无限的,它的纯粹是绝对的,它不被任何东西所污染,甚至连你都不在那里,有光,也有意识,但是没有「我」

若复有人得闻是经,不惊不怖不畏,当知是人甚为希有。

涅盘并不是一个目标,它只是你的空,当你抛弃了一切你所累积的,当你不再聚藏,当你不再是一个吝啬者或是一个执着的人,那么那个空就会突然迸出来,它一直都在那里。

头脑是一个制约的现象,它是某些因的果,你无法直接摧毁那个果,你必须找出因,你无法只是籍着切断一棵树的树枝和树叶而摧毁一棵树,你必须找到树根,而树根隐藏在地底下。

应如是生清净心,不应住色生心,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,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

如来说:一切法皆是佛法。所言一切法者,即非一切法,是故名一切法。

不应取法,不应取非法。

真相从来不会令人挫折,真相永远都是令人满足的,挫折的产生是因为我们将我们的幻象强加在真相之上。

对于那个永恒的,你只能够是女性化的,你不可以成为一个做者,你必须处于一种不活动和被动的状态,你必须耐心地等待,成为平凡的,然后等待。

当来之世,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能于此经受持读诵,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,悉见是人,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。

如来说世界,非世界,是名世界。

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,则见如来。

神的发生是在你不知不觉当中,当你甚至不想找寻它,当你只是坐着,什么事都不做,没有欲望,头脑里面甚至连一丝想要成为其它任何东西、成为其它任何人、或成道等等的欲望都没有,当你只是存在,坐着,什么事都不做,突然间,它就发生了。

若菩萨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即非菩萨。

法会因由。一时风月好,传法给孤独。乞毕城中座,衣钵授众伏。

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,如来说名真是菩萨。

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。

于一切法,应如是知,如是见,如是信解,不生法相。

我不是叫你不要做瑜伽的练习,它们对身体是有益的,我不是叫你不要做静心,它们非常好,而且具有洗涤作用,但是不要认为说籍着瑜伽和静心,你就可以制造神,神是无法被制造的,但是你将会被净化,然后就会有更多的可能性可以让神来发生。

说法者,无法可说,是名说法。

从你一出生,外界就有很多方式来吸引你,使你脱离你的本性。

一个像须菩提这样的人倾向于向内走,如果他不作一些努力,他将会陷入他的核心而消失在那里,唯有当他作一些努力,他才能够停留在外在。

这是佛陀最伟大的洞见之一,其它没有一个宗教有达到那样的高度,其它所有的宗教都停留在某些自我的观念里,不管它们是多么地精炼、多么地神圣、多么地具有美德,某些自我的概念都还保留着,你或许称之为自己,你或许称之为灵魂,佛陀对它非常非常清楚——你最深的核心是由空无所组成的,没有自我。

菩萨应离一切相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

然后有一天,它就出现了,它并不是由你做出来的,有一天,它就突然在那里,有一天你打开你的眼睛,它就在那里,然后它将永远不会离开你,但它必须是自己来的,否则,如果它是经由你的安排而来的,它将会来,然后离开,它将只是一个瞥见。

无有定法,如来可说。

在在处处,若有此经,一切世间天、人、阿修罗所应供养,当知此处即为是塔,皆应恭敬作礼围绕,以诸华香而散其处。

若心有住,则为非住。

现在告诉佛教徒说革命来自极端或真理只能够在极端是非常困难的,因为他们相信中道——黄金中庸,佛陀的途径以「中道」著称,我忘记他们是佛教徒,我谈到极端,我告诉他们说革命只能够从极端发生,从最极端发生,除非你达到最极端,否则没有真理,真理就在极端,不论是这个极端或那个极端,反正就是在极端,或者是爱到极端,或者是静心到极端。

一切贤圣,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。

但是如果你不抛弃欲望,你怎么能够停止思想?思想是一个帮助,思考是欲望要满足它自己的一个设计,你无法直接停止思考。

随着旧头脑的消失,你已经无法停留在此地,你必须创造出一个新的头脑,热情是旧有的头脑、欲求的头脑、充满欲望的头脑,当所有的欲望都消失,旧有的头脑已经不复存在,你就必须立刻创造出慈悲,好让你能够透过慈悲而停留在这里。

孤独只是意味着你在思念别人,别人不在,在你里面有一个空隙,而单独意味着你在,在你里面没有空隙,你充满了「在」,你全然在那里,孤独是别人的不在,单独是你永恒本性的在。

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本经总题,含义即是以金刚般的无坚不摧、无障不破的般若智慧对治一切虚妄执著,达到对实相的理解,得到解脱,到达彼岸。

如来是真语者、实语者、如语者、不诳语者、不异语者。

禅对性没有什么态度,那就是禅的美,具有某种态度意味着你仍然执着于这个方式或那个方式,个性意味着某种东西已经固定在你里面,个性意味着你的过去,个性意味着制约和培养。

是法平等,无有高下。

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,为他人说,而此福德胜前福德。

佛陀是非压抑的,如果你发现佛教的和尚是压抑的,那表示他们根本就没有了解佛陀,他们将他们自己的病态带进了他的教导。

知一切法无我,得成于忍。

真理并不是新的,真理就是你的本质,你必须变觉知,并不是你必须变得更博学多闻,事实上,你变得越博学多闻,你就越不觉知,你越认为你知道,你就越被无知所覆盖。

学者用头脑知道,他坚定不移地抓住他的知识,他依仗着他的知识而形成很强的自我,他是坚硬的,他无法融解,他不是敞开的,他是封闭的,他所有的窗户和门都被他的知识和他所累积的经典所堵塞。

那就是一个佛或一个如来的情况;一个已经知道他内在天空的人现在知道说每一个人都是那个天空,但是每一个人都被云遮住,而那些云是虚假的、想象的,如果那些云是虚假的、想象的,那么就没有实质存在。

唯有当你不判断,你才能够爱。

在你的整个存在里面有很多连锁,千千万万条线互相交织在一起,你变成一团糟,你必须慢慢地去理出每一条线,你必须来到每一条线的终点,一旦你达到了终点,那个连锁就会从你的存在消失,你的担子就减少了。

成道已经存在,现在的状态已经就是成道,它并不是一种达成,它只是一种认出,它并不是你必须努力去将它带出来,一切你所需要的就是不要作任何努力,放弃所有的努力,突然间,它就在那里,你看不到它,因为你一直在努力想要去看到它,你那个想去看它的努力反而成为一个障碍。

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。

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不是属于爱就是属于静心,它们都只是片断的,不是全然的,我给你们全然的宗教,我不选择, 比方说,佛陀选择静心,他给你对静心的爱,而不是其它的爱,他只教你要单独,完全单独,其它没有,那是好的,那对于已经厌倦世界的人来讲是非常好的。

若复有人得闻是经,信心清静,即生实相,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。

那个诱惑力是非常大的,你根本不想再待在这里,为什么呢?你已经受够了苦,现在你已经有通行证可以进入涅盘,而佛陀说:「拒绝那个通行证,将它丢掉,作一个伟大的决定说除非你解放了所有的人,否则你将不离开此岸,」

当喜乐变得非常强烈,它会变得很痛苦,当那个光太强烈了,它会使你目眩,你几乎都会瞎掉,当那个爱太强了,你就无法承受它,当那个喜悦太强了,你的心可能会停掉,它可能会变得太痛苦,你什么事都不知道:当菩萨的状态发生,那个喜悦是无与伦比的,它的强度太大了,你可能会因之而死,或者你可能会发疯。

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这个是最出名的四偈。意思是:世界上一切有所作为的事物,都如梦如幻,如水中的汽泡,如镜中的影子,如早晨的露水,太阳出来后就会消失;如同闪电一般,瞬息即逝,对于一切事物,都应这样看待。

一直都来得很突然,它依你的情况而定,但是到了那个时候「你」就不复存在了:成道是,而你不是,神存在,而你不存在。

但是要记住,当真实的存在在那里的时候,你是不存在的,这是唯一必须加以了解的准则,没有其它的准则存在。

是诸众生,得如是无量福德,何以故,是诸众生无复我相,人相,众生相,寿者相,无法相,亦无非法相,何以故,是诸众生,若心取相,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,若取法相,即著我人众生寿者,何以故,若取非法相,即著我人众生寿者,是故不应取法,不应取非法,以是义故,如来常说,汝等比丘,知我说法,如筏喻者,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。

所作福德,不应贪著。

神继续洒落在你身上,但是你却封闭在你的过去里,你几乎是待在一种坟墓里,你已经变得不敏感,因为你怯懦的缘故,你已经丧失了你的敏感度。

如来所得法,此法无实无虚。

传说惠能就因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经文而开悟。

以无我、无人、无众生、无寿者,修一切善法,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
抛弃是不能够有所帮助的,了解才能够有所帮助,抛弃世界无法带领你到任何地方去,你必须了解,抛弃是一种愚蠢的努力,只有愚蠢的人才抛弃,聪明的人会试着去了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。

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。

菩萨于法,应无所住行于布施,所谓不住色布施,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。

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,若复有人,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,为他人说,其福甚多。

当生如是心,我应灭度一切众生。灭度一切众生已,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。

一个人必须到达一个没有什么东西可看的点,当没有什么东西可看,那个看者也消失了,那是必须记住的点,它很难去了解。

透过静心、瑜伽、断食、和节食,你怎么能够去安排成道?不,那件事远超出这些——远超出天上的星星之外,所有这些小事都非常世俗,是的,它们可以纯化你、净化你,但是它们无法给你成道,它们能够给你一些喜悦的片刻,但是那个喜悦不可以被解释成喜乐,因为「你」在那里。

若世界实有者,即是一合相。

所谓佛法者,即非佛法。

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,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、人、阿修罗,皆应供养如佛塔庙,何况有人尽能受持、读诵。

聪明的人从来不会是一个逃避主义者,只有愚蠢的人才会成为逃避主义者,因为他们无法面对生命,他们无法跟生命正面接触,他们无法接受它的挑战,他们没有那个胆量。

他完全有能力去听佛陀的宁静,如果佛陀是宁静的,他们之间会有一个融通,但是如果佛陀在说些什么,那么他就必须作一些努力,他必须把自己整合起来,他必须出来,他必须进入身体,他必须非常注意,因为他醉在内在的酒里面。

过去心不可得,现在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。

若复有人于此经中,受持乃至四句偈等,为他人说,其福胜彼。

就好像黑暗害怕光,谎言也害怕真理,你一接近真理,头脑就会觉得非常受打扰,它将会产生很多骚动,它将会扬起很多灰尘,它将会在你的周围产生出一层烟雾,使你听不到真理是什么。

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。

实无有法,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
事实上,在表面上你跟全部是分开的,事实上,在表面上你是孤独的,因为你跟全部分开,在深处,当你消失,在你和全部之间就没有区分,全部就是一,你已经不复存在,只有单独存在。

人生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。

禅没有什么态度。

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

如来者,即诸法如义。

如果你熟悉于你自己内在的天空,你就会熟悉佛陀的,熟悉所有时代,过去、现在、和未来诸佛的内在天空,进入到你自己的本性。

欲望就是那个燃料,思想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欲望存在,除非你了解欲望而抛弃欲望,否则你将无法抛弃思想,因为思想是副产物。

迷途经累劫,悟则刹那间。

如来者,无所从来,亦无所去,故名如来。

有一个片刻会来临,到时候你会去注意那个连锁的最后一个环结,之后就是空无,然后你就从整个连锁被释放出来,那么就会产生伟大的宁静和伟大的纯粹,那个宁静被称为「如是」

本文地址:https://yulu.obsky.com/yulu/141192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收集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评论已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