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你要离花近一些。当花开放,它付出生命里此刻全部的能量,是竭尽全力,毫不保留的。这本是接近终结的时刻,但它却这般宁静。
• 最终地球会遭受劫难。一个个国家,各自为政。一堆堆人,没人不过活几十年。我们无数次试图爬上悬崖,最终仍堕落于生死大海。终究还是不够威猛精进。仍是凡夫俗子,芸芸众生中的一粒尘埃。那些曾经活着,然后陆续离开世界的智者、圣人、先行者,他们试图宣讲一些言语。而我们听到了吗?那些带来船只和双桨的人。
• 有时想,人的生活不是在于活多久,而是在于是否活得足够。
• 要求优雅和清洁的动作,也无非是为了让对方感觉愉悦,不起厌恶或反感之心。想起某些场合里,有些人随意脱掉鞋子,把脚伸到别人面前,或者当众吐痰、说脏话的人,并没有考虑到别人的存在。打开门后发现后面有人,最好等大家都过去,因为门正是为了人才打开的。不损害他人已很是珍贵,还可以更助益他人。
• 是,不要靠近,不要带着火焰走向我。
• 爱是存在,是行动。它自身可以成为自己的源泉。
• 该做的事都要尽力做,有些人要认真对待,无益和损耗的妄想清理干净。控制心念。
• 在生活中能够自在优雅的人,第一个首要,珍惜生活,认真对待生活的每一个时刻。扫除时,全身心投入扫除,做饭也同样。接触孩子的那一瞬间就成为完全彻底的母亲。端茶时能够聚精会神的人,干其他任何工作也会竭尽全力去做。不珍惜瞬间和现在的人,不会有充实的人生。对物品的爱惜之心,也体现在举止里。如果放的动作紊乱,是心无责任感。缺乏对物品的爱心,缺乏对他人的关怀,才会导致漫不经心把东西砰地放下。这其实不是“放”。“放”是把东西稳稳地搁下,像对待恋人一样怀有依恋不舍的心情放下。在物品上留有自己的深情。这种深情厚意是恰如其分的美好表现。
• 语言是最脆弱的。语言无法跨越时间,距离,疼痛以及绝望。
• 很多人的一生,貌似忙忙碌碌,奔波颠倒,却又好像从未曾真正地生活过。
• 如果有珍贵的东西可以给予,亦需要清净的容器来接纳。这些配比是苛刻的。
• 所有生发动荡最后都会灭亡。有什么劲还在,尽管折腾。都是徒劳消耗,多余的颠倒。
• 醒来后想,也许从小性格不合群,想法经常和别人不同,这种孤立感渗透良久,曾经带来压力。也许一直在试图找到心的栖息地。
• 最好的方式,是学会与黑暗共存,并越过它的界限。
• 接受,是一种态度,也是一种能力。
• 有时候并不知道它们对不对,但我选择相信它们是对的。
• 人对问题的解决方式,不是试图找到答案,而是背负到可以卸除的那一天。
• 随着经历的增加,越来越不喜欢付出代价去做无实质意义的事情。形式已经不需要了。成熟就是不断的抛弃形式去看穿本质。于是心就是这样,走在年龄的前面,老得这样快。与其要牺牲睡眠,顶着冷风,去看一场平淡的日出,更喜欢随性路过的时候,邂逅一场日落,并且独自站着凝望它很久。
• 如果心有方向,不管外界与外境如何,都可以获得一处栖息之地。
• 我突然发现自己是一个很没趣的人。我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。我有点难过。
• 有人说,丑陋的要把它展示出来,这样它会消散。美丽的东西则需要小心隐藏,让它进入深处,扎根,成长。
• 一个人因为前世是金匠,眼中只能见到美丽精巧的事物,不愿意看到任何丑陋污脏。佛陀为了让他修不净观,让它从池塘中摘一朵莲花带回家。他目睹莲花的盛开和凋谢,得以领悟。
• 献出温柔而敞开的沟通,坦诚质朴而真实的经历。
• 即使在深切的热爱里面。我们也是孤独。
• 经历时碎裂感很明显。只是复原的速度在加快。
• 什么是最重要的?健康而平静地活着。
• 活得足够,既是一段充分拆解和粉碎自己的过程。
• 书写要保持真诚,并且想法必须经过自我确认。
• 黑色颗粒,莲花,清泉,雨水,火焰,大海,虹光。我们的灵魂中本来具有一切深邃与明净。
• 旁观世界,也旁观自己。
• 大人们通常无法抑制“我知道”“我懂”“我经验过”“我知道什么对你最好”的想法。自我强盛,无法给予孩子安静和独立的空间。应该懂得停止制造噪音和干扰。孩子不是用来玩耍的玩具,也不是用以控制的物体。从他们出生开始,即便幼小需要有人照看,也应当被当作独立的生命平等对待。
• 我们希望过健康、自然、合理、适宜的生活。只是它这般代价沉重,不可思议。
• 他的生命是不建设不囤积,到老也只剩自己。
• 接受残缺,半途而废,不可完尽。接受变化和结果。
• 当我们在爱,也许是在尝试突破自己的界限。但为什么有时候最终以恐惧和逃跑告终呢?也许突破意味着,要接受一部分自我的死亡。爱会使我们觉得他人的福祉和喜悦更为重要。这是破除自我的一种方式。
• 他说你极为用力,喜欢想得完美和理想主义。
• 人有这样的本性,可以无限忍耐承担起糟糕和负面的东西,唯独真理和美,令他们怀疑、惊惧、试探、放弃,并落荒而逃。
• 辞旧迎新的真正含义是,卸掉心的负担
• 北京有很多楼,很多车,但也就如此而已。
• 人必须在自我意识上先死一次,才能重活。
• 心的觉知和调整是一种能力。若能经由修习,让心清晰、有效、清洁、纯朴。看到事物本质,得到更多空间,是某种程度的自由。
• 有时觉得在过着奇怪的生活,但必须接纳和臣服于这一切。否则是在跟自己对抗。决定服从它。
• 看中医时认识一个学徒,只上过小学的私塾,十三岁,放弃教育开始学习中医。幼年常跟随母亲去寺院。
• 被物质的价值观推着走的生活,是一个怪圈。依靠消费和娱乐活着,肯定不是正途。
• 若缺少人的参加、介入、发言或行动,万物照旧寡言兴盛。
• 丰盛而野性。
• 菩提心妙宝,未生者尝起,已生不退失,愿不断增长。
• 如果心有方向,不管外界与外境如何,都可以获得一处栖息之地。如同钟摆在动荡起伏之中,能够回到平衡的中心点。人身难得,一生短促而无常。但大多时候,人仍不知道对自己来说,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,真实又是什么。我们活着,仿佛嫌弃生命太长,虚掷时光。又仿佛会永久地占有和享用这个物质世界,而不关心接下来的路会通往哪里。
• 因为想法转瞬即逝,养成习惯时时写下。不管素材是大是小,是深是浅,一律留个记录。
• 感受比说出来更重要。现代人缺的是静下起来内观,与古人对坐。
• 我总是更为喜欢温柔而敏感的人,愿意手写书信,烹煮食物,种植花草,欣赏一事一物。心存热情与活力。享受情感又高于情感。只有爬上过成功的巅峰,才能懂得稍稍退后一步的乐地。略带隐世倾向,不沉溺于物质和科技,个性质朴平静。
• 母亲老去,头发挽髻,插着茶花和银簪,抽习惯的日本烟。
• 与其说是工作或是一种谋生方式,不如说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。
• 婚姻、家庭、爱、孩子、工作、经济……这些要素构成现世的安身之所,也是坚不可摧的牢狱。
• 他说你极为用力,喜欢想得完美和理想主义。我当然知道这些未必是优点,但没有这两条,人不可能完成任何事情。很多人都是由于不用力以及过于现实和理性,半途撤退。这样的事见过许多。冒险的心需要一种沉沦的动力。
• 她的语言一句句地出现,一句句地消失。随时都是末日。
• 妄念熄灭,深入简出。什么是解脱?先不说解脱生死,不以习性和情绪煎熬自己,即是当下的解脱。
• 选择城市就像选择伴侣,有无可替代的部分,不可调整的部分,无能为力的部分,业力的部分。
• 你只是没有能力超越可触及可念想的范围。
• 若能置身事外,才不会画地为牢。
• 逐渐放弃的东西在慢慢增多。
版权声明:本文收集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