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君子不能无非心之萌,而旋即去之,故曰进于圣贤,小人不能无良心之萌,而旋自昧之,故曰近于禽兽。
• 人只是怕当局,当局者之十,不足以旁观者之五,智臣以得失而昏也,胆气以得失而奋也,只没了得失心,则声气舒展,此心与旁观者一般,何事不济。
• 乱臣贼子,皆从一傲字养成。
• 将事而能弭,遇事而能捄,既事而能挽,此之谓达权,此之谓才,未事而知其来,始事而要其终,定事而要其变,此之谓长虑,此之谓识。
• 只一事不存心,此一事便错乱。
• 遇诡诈人变幻百端,不可测度,吾一以至诚待之,彼术自穷。
• 凡人做一事,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,首尾不懈,不可见异思迁,做这样,想那样,坐这山,望那山,人而无恒,终身一无所成。
• 天下古今之庸人,皆以一惰字致败,天下古今之人才,皆以一傲字致败。
• 君子能扶人之危,周人之急,固是美事,能不自夸,则善矣。
• 人亦不可闲惯,闲惯则些小事便不可耐。
• 君子不可以不忍也,忍欲则不屈于物,忍剧则不扰于事,忍挠则不折于势,忍穷则不苟于进,故曰,必有忍乃有济。
• 闻善言则拜,告有过则喜,有圣贤之气象,坐密室如通衢,驭寸心如六马,可以免过,心不清则无以见道,志不确则无以立功。
• 人须是一切世味淡薄方好,不要富贵相,常自激昂,便不得到坠堕。
• 凡读无益之书,皆是玩物丧志。
• 须有宁拙毋巧之意,而后可以持久。
• 不思,故有惑;不求,故无得;不问,故不知。
• 人有毁我诮我者,改之固益其德,安之亦养其量。
• 尽人事以听天,吾唯日日谨慎而已。
• 以爱己之心爱人,则仁不可胜用矣;以恶人之心恶己,则义不可胜用矣。
• 士人读书,第一要有志,第二要有识,第三要有恒,有志,则断不甘为下流,有识,则知学问无尽,不敢以一得自足;如河伯之观海,如井蛙之窥天,皆无见识也,有恒,则断无不成之事,此三者缺一不可。
• 处利则要人做君子,我做小人;处名则要人做小人,我做君子,斯惑之甚也,圣贤处利让利,处名让名,故澹然恬然,不与世作。
• 疾恶太严,当计其所穷,或曰:太严便是一恶。
• 行天下而后知天下之大也,我不可以自恃,行天下而后知天下之小也,我亦不可以自馁。
• 步步前进,日日不止,自有到期,不必计算远近而徒长吁短叹也。
• 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,不深思而得者,其得易失。
• 志之所向,金石为开,谁能御之。
• 自谦则人愈服,自夸则人必疑我,恭可以平人之怒气,我贪必至启人之争端,是皆存乎我者也。
• 恐惧者,修身之本,事前而恐惧,则畏,畏可以免祸,事后而恐惧,则悔,悔则可以改过,夫知者以畏消悔,愚者无所畏而不知悔,故知者保身,愚者杀身,大哉所谓恐惧也。
• 有必不可已之事,便须早作,曰捱一曰,未必后日之能今日也。
• 财与色之地须当远避,近则有污。
• 宁可数日不开仗,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。
• 一个忍字,消了无穷祸患,一个足字,省了无限营求。
• ①久利之事勿为,众争之地勿往; ②勿以小恶弃人大美,勿以小怨忘人大 恩; ③ 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,夸己之长乃忌 人之长; ④利可共而不可独,谋可寡而不可众; ⑤天下古今之庸人,皆以一惰字致败,天 下古今之才人,皆以一傲字致败; ⑥凡成大事,以识为主,以才为辅,人谋 居半,天意居半。
• 勿以小恶弃人大美,勿以小怨忘人大恩。
• 凡人气质各有偏处,自知其偏而矫制之,久则自然,所以宋儒以变化气质为学问急务也。
• 事前加慎,事后不悔。
• 小人专望人恩,恩过不感,君子不轻受人恩,受则难忘。
• 凡权要人声势赫然时,我不可犯其锋,亦不可与之狎,敬而远之,全身全名之道也。
• 人若一味见人不是,则到处可憎,终日落嗔。
• 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;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。
• 以爱妻子之心事亲,则无往而不孝,以责人之心责己,则寡过,以恕己之心恕人,则全交。
• 无恒者,见异思迁也,欲求长进难矣。
• 何必择地?何必择时?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。
• 不善之端,岂待应物而后见?如静中一念之刻即非仁,一念之贪即非义,一念之慢即非礼,一念之诈即非智,君子所以慎独。
• 行事不可任心,说话不可任口。
• 气忌盛,新忌满,才忌露。
• 既往不恋,当下不杂,未来不迎。
• 荐贤不可示德,除奸不可示威。
• 防身当若御虏,一跌则全军败没,爱身当如处子,一失则万事瓦裂,涉世甚艰,畜德宜豫,布人以恩,而外扬之,则弃,教人以善而外扬之,则仇。
• 轻财足以聚人,律己足以服人,量宽足以得人,身先足以率人。
• 天可补,海可填,南山可移,日月既往,不可复追。
• 责过太直,使人惭恨,在我便是一过。
• 曾国藩语录:1,讨人嫌,离不得个骄字,2,为人不可过于聪明,3,胸怀广大,须从平淡二字用功,4,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,5,不可轻率评讥古人,6,先静之,再思之,五六分把握即做之,7,另起炉灶,重开世界,8,男儿自立,必须有倔强之气,9,困心横虑,正是磨练英雄时,10, 功不独居,过不推诿 。
• 处事速不如思,便不如当,用意不如平心。
• 用功不求太猛,但求有恒。
• 事之可否,当以理裁之,一使气,但坏事。
• 善所当为,著一报念,胸中便要增累,口中便要增过。
•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,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,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,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,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。
• 义利辩以小心,须严一介,是非起于多口,务谨三缄。
• 衣冠之族,以清白遗世为本,务要恬穆省事,凡贪戾刻薄之夫,皆不宜与之相接。
• 惟正己可以化人,惟尽己可以服人。
• 凡有横逆来侵,先思所以取之之故,即思所以处之之法,不可便动气,两个人动气,就成了一对小人,一般受祸。
• 怒时易激,义愤亦当裁抑;喜时易狂,即微言亦须谨慎。
• 莫谓己无善,善人之善即是善,莫谓己无恶,谈人恶即是恶。
• 居有恶邻,坐有损友,借以检点自慎,亦是进德之资。
• 两君子无争,相让故也,一君子一小人无争,有容故也,争者两小人也,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。
• 礼义廉耻,可以律己,不可以绳人,律己则寡过,绳人则寡和,寡合则非涉世之道,故君子责己,小人责人,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,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。
• 人之气质,由于天生,本难改变,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。
• 功不独居,过不推诿。
• 人之处于患难,只有一个处置,尽人谋之后,却须泰然处之。
• 利可共而不可独,谋可寡而不可众,独利则败,众谋则泄。
版权声明:本文收集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